閥門是天然氣運輸管道中重要的裝置,其作用是控制管道中的天然氣流向,并防止天然氣泄露。本文簡述了天然氣管道閥門的常見故障,即球閥泄露和閥門開關操作發生異常,分析了故障情況下的閥門狀態,并提出了防止閥門故障的建議,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理論參考。
1天然氣閥門的常見故障問題
1.1球閥內漏
1.1.1故障的一般表現
閥門內漏是天然氣管道閥門故障中比較常見的一種,因此,要做好對其的故障分析和解決措施實施。在進行故障分析時,一般方法為:使閥門處于全開或者全關狀態,并檢測閥體排污嘴的排污情況,以確認是否存在漏氣現象。若氣體能夠被排除干凈,證明氣密性良好;若一直有氣體排出,則證明閥門已經出現了內漏,應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。在對閥體具有通道的一類閥門進行檢查時,只能在全關的狀態下進行,這是因為這類閥門在全開時,通道也處于打開狀態,無法判斷閥門的密封情況。屬于這一類的閥門有GROVEB-5、PBV球閥、ROBERTCORT球閥和B-7A型球閥等。
1.1.2故障的原因分析
分析故障原因時,要根據故障發生時間段進行分析。
(1)在施工階段的內漏
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:①在進行閥門的運輸和吊裝過程中,不當的操作手法很可能使得引起閥門的整體損傷,導致閥門內漏;②在閥門出廠時未做好必要的干燥和防腐處理,使得閥門密封面銹蝕,發生內漏;③雨水、砂子等異物由于施工過程中的保護措施不到位進入閥體,從而引發內漏;④安裝過程對閥座的潤滑保護有效性不足,使得雜物進入閥座,進而由于磨損造成內漏;⑤閥門安裝過程需要工序,若閥不在全開位,焊/接時產生的飛濺物會對球體造成損壞,而附有飛濺物的球體在工作過程中會加速閥座的損傷,從而導致閥門內漏。例如,當閥桿驅動套或其他部件安裝角度發生較大錯位時,可能影響閥門的密封性。
(2)在閥門工作運行期間發生的內漏
其發生原因有以下幾點:①操作不當或維護時沒有按照相應的程序進行管理維護,可能會造成閥門內漏;②對管道或閥門進行維護保養時,由于清潔措施不當造成密封面受損或者是缺乏定期的保養或使用,使閥座和球體固死,在強行開關閥門時損害閥門的密封性;③大口徑球閥普遍都有閥桿止動塊,若長時間使用,閥桿和閥桿止動塊之間由于銹蝕原因導致大量鐵屑、灰塵或雜質堆積,使閥門無法恢復原位而引起內漏。例如,埋地閥門的加長閥桿產生的銹蝕或雜質掉落到球閥上,會影響球閥的旋轉,球閥無法恢復原位,引起閥門內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