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2 潤滑
“潤滑”是對閥門實施保護工作的第/二步。通過利用潤滑劑對閥門活動部件實施潤滑處理,能夠降低部件之間的摩擦,降低摩擦力對部件的破壞力,延長閥門的使用壽命。通常情況下,對頻繁開啟、溫度高的閥門應一周或者是一個月對其實施潤滑處理一次;開啟較少、溫度低的閥門應一個季度或者是半年對其實施潤滑處理以此,具體時間長短根據閥門是實際使用情況與運行溫度而定。潤滑劑的種類較多,可根據潤滑劑內部成份將其分成石墨潤滑劑、二氧化鉬潤滑劑、黃油潤滑劑、有機油潤滑劑等,且每種類型的潤滑劑的應用場所均有所不同,例如石墨潤滑劑和二氧化鉬潤滑劑是一種具有耐高溫性能的潤滑劑,該類型的潤滑劑適合被運用在溫度高的閥門保護中;黃油和有機油耐高溫性能差,高溫環境會失去潤滑性能,適合運用在溫度低的閥門保護中。
1.3 保護
對閥門實施保護工作,其歸根結底就是要保證閥門系統的完整性與密閉性,使閥門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運行狀態。首先要保證螺栓齊全、螺絲緊固,一旦發現松動現象,需要立即對其實施加固,若出現配件丟失現象,需要及時對其實施替換工作,確保替換型號的統一性與準確性;其次,填料壓蓋應范圍正當,落實預緊間隙預留工作;對露天場所的閥桿進行套罩處理,防止風雨對閥門造成侵蝕作用;其三,確保配套配件種類齊全、具有完整性;其四,保證閥門標尺清晰、準確。
2 輸氣站場閥門多發故障
閥門是輸氣場對流動體進行控制的基本部件,渦輪箱積液、閥門內泄外漏、閥體腐蝕、閥門失調、閘閥脫落等,均是閥門發生頻率較高的故障。針對此類問題,需要落實閥門運行管理工作,確保閥門各項資料齊全,例如閥門的出廠說明書、檢驗合格單、檢修記錄、更換記錄等,并構建GIS管理系統,對閥門各類故障進行分類規整,針對具體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與辦法。例如,針對閥門內泄問題,需要對閥桿進行調整,若閥桿出現彎曲需要立即更換閥桿,若管道中存在雜質具有去除管道中的雜質;針對閥門外漏問題,通常是因螺栓松動或者是密封墊圈重選老化破損所造成的,需要對螺栓實施加固或者是更換墊圈。
3 總結
綜上所述,閥門在輸氣站場中的應用十分廣泛,因閥門維護與檢修工作具有很強的復雜性與多樣性,需要維護人員定期做好閥門的保護工作,確保閥門干凈、整潔,降低閥門內泄外漏、閥體腐蝕、閥門失調、閘閥脫落等故障的發生率,針對具體故障做出相應的處理,使閥門能夠正常運行,降低對輸氣站場整體運營的營銷。